新区“十二五”提速国际化
硬功夫提升文化软实力
“十二五”期间,新区将放眼全球,塑造以产业文化、科学文化和生态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内涵,展现文化引领的都市旅游品牌形象,建设本地化和国际化文化融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辉映,崇尚创新,和谐文明的文化新区。
文化产业
提档升级
“十二五”期间,在文化建设方面,新区将着力提高群众文明素质、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重视地方历史文化整理、挖掘和传承。
新区“十二五”规划纲要显示, 新区将合理布局文化设施,配合三城建设,推进亦庄新城和大兴新城新兴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共文化设施全面覆盖。加大文化发展资金投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建设,拓宽服务渠道,健全服务网络。规范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机制,专人管理,专款投入,提升文化大院、文体中心的使用效率和功能,进一步加强“农民艺术节”等传统文化品牌宣传,赋予和提升时代发展内涵。积极开展国防教育,加强军(警)民共建,不断完善“双拥模范城”工作机制。加强文物古迹保护,探索文物古迹保护的新模式,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收集、申报和传承,突出区域传统文化特色。同时将加快国家新媒体基地、印刷产业园建设,打造文化会展中心。整合新区媒体资源,推进全媒体互动平台、户外媒体资源开发体系、中国国际全媒体中心和无线数字信号发射塔建设。规划建设南中轴文化发展带,推动旧宫数字体验馆建设。在义和庄、亦庄、城北区建立图书馆分馆,加快启动区文化博物馆和综合档案馆的建设,推进庞各庄薛营回族文化一条街发展。
发力现代工业科技游
旅游是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途径。“十二五”期间,新区将大力发展生态体验、休闲度假、工业科技、商务会展、文化创意、时尚体育等高端旅游产品,持续提升旅游服务承载能力,展现“文化引领、创意带动、科技保障、体验丰富”的都市旅游品牌形象。
在生态体验方面,新区将依托南海子公园、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南中轴森林公园及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生态资源,建设集生态休闲、亲水娱乐、文艺演出、体育活动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公园体系,面向全区和全市居民的休闲游憩理想场所。在都市农业观光游方面,依托“绿海甜园”农业产业资源,重点推进永定河和庞采路“T”形观光休闲产业带建设,持续改造提升一批农业观光园区的景观环境和服务接待能力,大力建设绿色生态景观和田园景观,发展集农业、会展、休闲、文化、商贸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旅游,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发展。在休闲度假方面,将开发利用采育、半壁店等地区的森林资源和地热温泉资源优势,推进采育凤凰绿色温泉康体中心、星明湖温泉度假酒店等重点项目建设,以冬季温泉度假、夏季水上避暑为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度假、疗养康复等健康旅游业态。
此外,,新区将大力发展工业科技游、培育高端商务会展游。依托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以奔驰汽车、京东方、可口可乐等大型制造业企业为依托发展现代工业游;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为载体,发展汽车产品展示、体验参与、科普娱乐等绿色循环科技体验游;以生物医药产业园为载体,发展科普、保健、养生等生命科学健康游。
国际化道路越走越顺
“十二五”期间,新区将坚持国际化视野。利用前瞻性眼光看待国际机遇与挑战,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全方位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努力适应与利用国际通行规则,积极融入国际经济合作竞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化进程,建设世界城市的产业先行区。
在营造国际化环境方面,建设国际一流的科技、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加快高端休闲场所和国际化居住区的建设。规范公共场所的国际化标识设置,加强窗口服务行业员工的双语培训,促进适宜国际投资和产业发展的区域政务、商务、社会和人居环境建设;在推动产业国际化方面,着力推动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出口,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和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引导外资投向高技术制造业、高端服务业等领域,进一步突出产业发展的国际化定位;在引进国际化组织方面,加强与国际会展机构的合作,建立低碳经济全球展示基地,定期举办绿色发展、新兴产业及都市农业示范等主题文化交流活动。积极引入国际标准化组织与认证认可协会,为战略产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便捷服务。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门户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