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已归档】壮丽70年 > 融媒报道 > 融媒报道动态新闻

生物医药产业成果转化提速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李博涵通讯员王丽君)同比增长16.6%,这是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1-8月交出的成绩单,位列四大主导产业之首。

  实际上,至今年5月首次增速超越汽车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呈现出了强劲动力,增速持续超过15%,上半年对全区工业增长的贡献超过20%,而这得益于经开区在铺平产业跑道上的不断创新。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修了一条专用的“高速路”——中关村国际生物试剂物流中心。

  目前,这个被誉为“全国首条生物制剂进出口绿色通道”的公共平台六年多来已为1100余家各类生物医药企业、科研单位和医院提供了1.3万余单生物制剂和生物样本进出口方面的一站式服务。

  众所周知,生物试剂在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研发、应用上不可或缺;而国内95%的生物试剂依赖进口,且以往的进口通道由于生物制品的特殊性并不畅通。因此,对于大力推进创新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培育的经开区来说,如何破解横亘在这个产业面前的共性难题就显得格外迫切。

  “早在2012年7月,平台管理公司就已经在亦庄生物医药园成立了。”回望七八年来平台从无到有、从有到全的创新创业历程,中关村国际生物试剂物流中心负责人王洪平感触良多。

  王洪平说,在以前生物制剂的进出口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审批难、查验难、监管难”的“三难”问题,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直接构成了产业速跑的现实路障,“经开区在生物医药创新发展的配套制度上一直与产业、企业保持同频共振,这种主动铺路架桥的心态和做法难能可贵”。

  运行六年来,平台大幅缩短了生物试剂的进出口周期。王洪平介绍,一般情况下,国内企业或机构过去采购国外生物医药试剂的平均时长为6周,而通过该平台达成相同目标仅需1周左右;平台还开通了中美生物试剂集运快线,每周五从美国旧金山直达北京亦庄,集约化效应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效率。

  2017年,安诺优达基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出了基因检测大规模血样进口需求,平台方接到企业需求后,在北京市场进行了深入调研,发现这个业务对带动北京地区基因检测产业意义重大,于是通过原北京国检局向国家质检总局申请“先行先试”,在出入境特殊物品全流程一体化监管系统的全程追溯有效监管下,出台了基因检测用人体血样的创新政策,并首次实现基因检测人体血样批量进口。

  “风险评估、集中查验、一体化监管等全流程运行能力在这次业务中经受了大考;它也标志着平台的制度创新和自身综合服务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王洪平说,纵观世界各国,在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漫漫长路上,制度创新在很多时候比技术、团队、资本更有分量,它能释放出的高效率成果转化红利不可限量。

  数据显示,目前,经开区的各类生物医药企业有1100余家,生物医药及大健康产业产值在北京市占比已经连续五年超过50%,2018年产值达466.6亿元。

  硕果累累的背后,是经开区生物医药产业战略——充足的发展空间和完善的产业配套体系。经开区目前正在通过建立起生物医药技术公共服务平台,不断为企业提供早期研发验证、中试产品放大、生产和市场网络的平台,通过一个完整的链条,引导产业实现从“量”向“质”的快速转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