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专题专栏 > 京台科技论坛 > 媒体报道

谈融合 促发展(23) | 两岸经贸交流,在京台商抢抓机遇

1.jpg

  船稳当奋楫,风好正扬帆。2023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克难前行、稳中有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取得积极进展,两岸贸易额达2678.36亿美元,保持高位运行,大陆稳居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北京市也正以首都发展为统领,为促进京台两地经贸交流带来了新的机遇。“两地协会对接,双方企业互动,坚持科技引领”,是京台科技论坛成功探索的独特交流机制和特点,26年来,两岸企业界代表通过这一论坛不断确立投资项目,对接科技成果转化。

2.jpg

  随着论坛的逐年举行,大陆企业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入岛发展。另一方面,一批台资企业先后在北京落地,或成立新公司,或投资建设新项目,形成了双向经济互动。

  台企代表高凡:我们申请了第四批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已经公示了,我们希望把陶瓷的工厂在大陆落地,所以我们后续布局了大陆更多的一些ICT的发明专利。在台办的帮助下,(台办)跟我们企业也做了一个知识产权的专门的政策宣导以及专场的沟通,这对我们台资企业来说是非常大的、一个落在实处的帮忙。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高促中心主任徐剑:针对科技型企业,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服务体系。一是我们针对全周期的科技型企业,建立了普惠式的支持和培育的服务体系。二是针对各个阶段的(科技型企业),我们又会遴选一部分重点企业,给他们提供贴身管家式企业服务。这些政策,对于台湾企业,我们都是一视同仁的,他们都能够享受到这些政策的支持服务。

3.jpg

  除了“送法入企”,针对台胞需求和关切的问题,北京市台办结合涉台政策法规,坚持“上门送政策”。无论是新春佳节的“服务包”,日常走基层的答疑解惑,还是编印《台胞百问》手册,台胞在京生活、就业、投资、创业等方面内容都能找到答案,找到政策,更好地在北京发展。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处处长杨靖国:作为北京市中小企业促进发展的牵头部门,我们市经信局坚持普惠支持和重点培优,两手抓、两手硬,一方面助企纾困,为企业帮把手、托住底;另一方面,激发活力,始终对台商台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有一大批台资企业已经享受到了我们的首贷贴息、数字化转型补贴等政策。

4.jpg

  同样跨海奋斗的还有从事生物医药领域的台湾姑娘吴宜蓁,父亲的突然病故,让她一度找不到人生的意义,最终决定辞职,投身于生物科技行业,希望为了无数个像她一样突然间失去父亲的“女儿们”搏一把。而在从零开始的创业过程中,她无意间救助了别人,也同时救赎了自己。

  台商吴宜蓁:我去医院看这些小孩的时候,我觉得我很惭愧,我遇到的困难其实就是生意上、经营上的一些困难,我就觉得很累。当我那次进了病房的时候,我看到这些孩子看着我,他的希望就是要活下去,他满手都是针,但是他的眼神(给我)“阿姨,我就是要活下去”的那种感觉。所以我觉得在创业的时候、遇到很多困难的时候,我都不会去打退堂鼓,因为我跟他们比,我觉得我幸福很多了。

  2013年,吴宜蓁成立了救助大陆白血病贫困患儿的“爱心小细胞”公益项目,十年间,项目累计救助了280名白血病儿童。

  台商吴宜蓁:真的是我救他们吗?还是他们来救我?我觉得这是相互的,我们讲的就是回馈,这个社会对你这么好,你拿什么来回馈这个社会?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台湾青年企业家们在北京抢抓机遇的同时,也积极参与着社会公益事业,捐资捐物,支持京津冀防汛救灾,成立北京台胞志愿者队伍等等,不仅在北京追梦圆梦,也绘就着两岸融合发展的美丽画卷。

  北京台资企业协会会长陈文錧:我们有一个骑行俱乐部,我们的骑行队,就在北京市,他们用骑行的路线画出了一个包含台湾的中国地图。很多岛内的台胞,他们可能不了解现在在大陆这边生活的便利和发展程度。所以通过像我们这样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台胞朋友在口头上跟他们的朋友分享,可以让更多的台胞了解真实的台商在北京又充实又幸福的生活状态。

  两岸一家亲,交流动人心。北京在新时代的发展中不断为台企提供新政策、新机遇。北京市也将一如既往为台企经营提供帮助与支持,让更多台企落户北京,参与高质量发展。

5.jpg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