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年度绩效任务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2019年度绩效管理工作报告

   一、总体情况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开发区管委会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蔡奇书记、陈吉宁市长"双调研"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发挥绩效管理导向作用,围绕"促共识、促改革、促开放、促创新、促合作、促共赢",全力推进升级版开发区(亦庄新城)建设,经济社会持续保持高质量发展态势,圆满完成了全部30项市级绩效任务和各专项考评工作。
  截止三季度,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96亿元,同比增长8.6%。1-11月,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完成3777.3亿元,增长7.8%;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262.8亿元,同比增长6.7%;截至目前PM2.5年均浓度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8.9%。
  二、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
  (一)强化责任担当、主动高效履职,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
  1.坚持规划引领,亦庄新城建设迈出新步伐。
  一是改革方向更加明确。落实国务院11号文和市委常委会精神,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为战略引领,编制完成《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并获得市政府批复。二是机构改革稳健实施。按照"小政府、大社会、专业化"的原则实施大部制改革,工委管委会机构由61个缩减为23个。重构分工体系,开创性探索设立公共服务机构,打破机关和事业界限。三是新城协同持续深入。全面对接两区八镇,建立"五联"机制,初步形成165平方公里开发建设模式及产业组团式布局。
  2.坚持高质量发展,高精尖产业打开新局面。
  一是完善产业政策机制。建立"双招双引"工作机制,构建"1+1+N"政策体系。强化"七促"机制,优化项目调度,加快推进各大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二是做好投资配套服务。落实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三年行动计划,提高服务业扩大开放水平。主动向受经贸摩擦影响企业配备服务管家,支持瓦里安、GE航卫、中芯国际获得美方关税豁免。三是加大金融资本助力。联合人民银行营管部等部门出台《金融支持北京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3.坚持创新引导,科技创新迎来新突破。
  一是强化协同联动发展。推进中关村科技成果产业化先导基地、中关村前沿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推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及首医大等高校成果转化平台落地。全年完成落地"三城"科技成果转化项目30项以上。二是着力攻关成果丰硕。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进"20+"技术创新中心和"10+"中试基地建设,已挂牌22个技术创新中心和13家产业中试基地。支持企业开展国家科技和产业战略需求核心技术攻关,年内完成国际领先、填补国际空白的新技术21项,新产品37项。三是做优做强交流平台。强化与国际国内行业协会、产业联盟合作,组织首届"世界5G大会""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中国网络文学+大会"等创新活动。建立"亦庄创新发布机制",年内推介合作需求56项、释放投融资需求近100亿。四是多维施策集聚人才。加强政策引领,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在全市首发人才基金。目前区内两院院士37名,年内新增院士专家工作站4家;新增博士后工作站11家。
  4.坚持问题导向,以督保质取得新成效。
  一是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坚持党建引领,成立工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挥工委领导核心作用。成立亦庄新城党建工作协调委员会,引领新城建设。探索"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服务机制,设立10个"亦企服务港",接待、走访企业260余家,解决各类诉求500余件。二是完善督查督办机制。严格落实"年初建账、季度查账、年底收账"工作机制,坚决整改市委巡视反馈、调查研究发现、自身检视查找和企业群众反映的各类问题。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监督,共承办全国政协提案会办件1件,市级人大建议2件、市级政协提案8件,已经全部办理完成。三是深化区域协同工作。深入落实城南行动计划,制定工作方案和任务清单,对标市级任务推动工作落实。深入开展与平谷区结对协作工作,每年支持资金1亿元设立产业投资基金,联合建设中关村平谷园,吸纳平谷区479人来开发区就业。落实京津冀发展战略,加快推动永清开发区建设,实现创智云谷等项目签约入驻。
  (二)增强法治意识、强化预算管理,不断提高政务工作水平。
  1.坚持统筹谋划,政府法治建设彰显新作为。
  一是着力提升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坚定维护宪法权威,全面清理与现行开放政策不符的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持续加强合法性审核工作。二是扎实推动行政执法规范和效能建设。组建综合执法局,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加强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研究制定开发区管委会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流程,在开发区门户网站开设"行政执法公示"专栏。强化执法效能监测评估,发挥执法效能导向作用。三是切实强化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落实机关负责人行政应诉出庭制度,积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全面落实领导干部法治培训,坚持贯彻主任办公会会前学法机制,加强执法人员培训。
  2.坚持成本管控,财政审计规范化开启新篇章。
  一是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持续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实行审计整改销号机制,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切实发挥审计的预防和防范作用。二是着力加强财政监管。坚持从严从细从紧规范政府举债融资行为,严控债务规模。积极开展政府存量债务化解,严禁新增政府隐性债务。深化政府购买服务改革,修订完善政府采购相关政策,加强政府采购监管力度。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实施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管理,提高财政支出效益水平。
  3.坚持依法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凝聚新共识
  一是强化政策解读,积极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第一解读人"职责,设立政策解读专栏,关联政策与解读文件,方便公众查阅。二是推进政府网站集约化,制定完善信息发布、网站管理相关工作制度,提升政府网上履职和服务水平。三是贯彻新修订《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进一步规范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内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200余件。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培训,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确保依申请答复依法合规。
  (三)坚守人民立场、不忘初心使命,全面优化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1.坚持简政放权,政务服务打造新模式
  一是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建立企业家早餐会制度,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包",收集整理问题和服务事项办结率均超过90%,服务更加精准。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编制"三个清单",规范政商交往,形成良性互动。二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重构工作流程,建立"准入-审批-管理-执法"链条式管理机制,成为全国首个同时归集前端审批和后端执法职能的国家级经开区。"一网通办"系统正式上线,全部事项实现100%网上可办,审批事项平均实际办结时间比对外承诺时限缩短4.7天。探索设立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企业开工前期手续由传统流程的300多天压缩至100天以内。三是土地集约利用持续加强,严控产业用地成本,实行分区域土地一级开发成本统筹平衡,推行土地弹性出让,全年出让工业用地9宗46.25公顷,出让年限均为20年。紧抓低效用地更新,制定市属企业工业用地利用整治提升方案,成功收储核心区42M1地块170亩工业土地,全年完成用地升级750亩。
  2.坚持绿色发展,城市现代化治理再上新台阶。
  一是持续完善交通体系,全市首条采取PPP模式建设的有轨电车T1线实现运行。荣昌东街、康定街下穿京沪高速通道、大羊坊桥进区匝道建成通车。开放全域322公里道路自动驾驶测试。新增骑行绿道22公里。二是力促资源循环利用。入选"无废城市"试点,成为国家级开发区唯一代表。开发区建成区超过30%的面积实现70%降雨就地消纳。在全国率先创建工业绿建集中示范区。编制绿色建筑中长期发展规划,填补全市绿色建筑发展空白。三是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显著。大气环境持续改善,PM2.5年均浓度为43微克每立方米。区域地表水环境持续改善。土壤安全利用率100%。
  3.坚持以人为本,公共服务领域探索新机制
  一是持续改善民生设施。优化教育资源,新建成一所幼儿园、一所九年制义务学校。同仁医院二期顺利推进,爱育华医院通过国际医疗JCI认证评审。年内新增公租房3500套,顺利完成共有产权房项目申购、审核工作。成功举办文化艺术节、全民健身体育节等文体活动。荣华路初步建成集商务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区域中心。二是不断提升社区服务水平。圆满完成社区两委换届工作,5千平米社区服务中心新址正式启用并对外开放,建立一周七天全天候社区5+2工作机制。不断健全接诉即办工作机制,深入推进"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全面落实。三是加强平安开发区建设。成立平安开发区建设领导小组,优化整合三级维稳会商、维护企业安全、社区基层治理、金融风险防范应对等专项工作机制,进一步统筹各方面平安建设力量,健全完善平安开发区建设工作体系。圆满完成"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10次国家级、区级重大活动、重要节点的安全保障工作。
  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9年度,开发区绩效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市级行政机关绩效考评体系》和《市级行政机关绩效管理考评细则》扎实开展各项工作,均已达到预期目标,取得良好效果。暂不存在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