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公开 > 党建工作

聚焦北京两会 市人大代表,北京市机动车排放管理事务中心主任石爱军 打造绿色出行城镇示范工程

  石爱军在今年北京两会上建议,加快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地面公交、慢行交通为辅的“叶脉型”绿色出行交通网络,以新开发社区、新型小城镇为绿色出行试点,有效解决公共交通“最后一公里”问题。

  近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公交优先的交通发展新理念,在加强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出行结构、推动公交车辆新能源化、提高群众出行服务保障等各方面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与成就。但是,目前仍存在轨道交通骨干作用发挥不充分,轨道客运量占比偏低,轨道线路运能利用率不足,以及居民出行需求与公交线路资源不匹配等问题。石爱军在走访调研中了解到,部分新建小区、校区、商圈等周边,存在无公交或缺少公交现象,且现有公交路线繁冗,长途线路较多,等待时间较长,不能满足居民日益复杂的出行需求,同时也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公共交通资源浪费现象。

  因此,他建议,为充分利用轨道交通的零污染、低碳排放优势,进一步增加轨道交通客运量,应进一步完善地铁票价优惠体系,通过推出便于外地旅游乘客的一日票或多日速通票,以及不同时间段、线路段的优惠票,例如将工作日非早晚高峰时段的地铁票价优惠30%至50%,以此吸引市民群众优先乘坐轨道交通,减少使用私车、地面公交燃油车的污染排放。

  聚焦“双碳”目标,石爱军认为应从现有的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分工不明确,互相竞争的公共交通发展模式,调整为以轨道线路为中长途出行骨干网,用短途电动公交、慢行系统(含自行车、步行等)作为辅助交通支网,紧紧围绕轨道交通站点构建区域微循环“叶脉型”绿色出行网。在开展新城镇绿色出行试点,解决社区居民出行难题方面,他建议以瀛海镇西区为绿色交通试点,解决新城镇6.5万名居民出行不便的问题,打造以瀛海地铁站为核心,动态开通短、快、精微循环公交专线,建设满足新社区居民便捷出行需求的绿色交通试点示范工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