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服务 > 招商引资

3年内超2000亿!北京经开区将这样建设“新药智造”产业高地

  2月14日,在全球“新药智造”合作伙伴大会上,北京经开区发布《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加快建设“新药智造”产业高地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将规划“一核两翼”布局,到2025年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

对北京经开区及其生物医药健康领域的

企业来说

这一未来三年的行动指南缘何出台?

又有哪些亮点?

  瞄准目标

  2025年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达2000亿

  全球首个贫血治疗创新药罗沙司他胶囊在这里诞生,国产八因子、新冠疫苗、HPV疫苗等屡获突破,GE医疗每销售三台CT就有两台来自其位于经开区的工厂……从创新药到创新医疗器械,从产业链到服务体系,经开区已聚集各类生物医药企业3500余家,具备了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高地的良好基础。

  未来的路要怎么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围绕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经开区研究制定了“三年行动计划”,以“新药智造”破题,加速前沿技术创新,提高医药产业经济贡献,强化数字智能支撑,夯实“亦庄制造”品牌,打造世界级产业高地,助力首都高质量发展。

  为此,“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目标,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规上企业总数突破120家,上市企业数目突破30家,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高端医疗装备智造等前沿赛道形成创新突破,新申报上市药品、二类及三类医疗器械产品100个以上,新引进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10个以上。

  内核动力

  以“智造”转型推动产业升级

  一个个目标,点亮发展蓝图,“三年行动计划”也从创新研发、产业升级、空间规划、引育人才、数字赋能、金融支撑、优化生态七个方面25条细则给出具体行动指导。

  空间规划可谓此次政策发布的一大亮点。30年前,规划先行曾助力经开区拿下拜耳5亿马克的合作项目,那时拜耳打算在华开拓业务,已考察了天津、大连、上海等地,来到经开区后,区内工作人员仅用3天就准确回复了拜耳提出的包含36个大问题、126个小问题的全英文问卷,此后更是针对拜耳在环境、土地、规划等方面的提问,都一一用详实数据和专业术语进行了解答,如今,亦庄工厂已成为拜耳在全球最大的药品包装基地。

  针对空间规划带来的企业聚集引力,“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建设“一核两翼”空间集聚区。围绕核心区北部及亦庄镇老工业区约8平方公里范围,建设“新药智造”产业核心集聚区;向西辐射旧宫地区,围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六大中心,形成生物医药服务拓展区;向东依托台湖“两站一街”,形成高端总部经济拓展区,打造首都东南部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创新高地。

  同时,“新药智造”关键在于“智”,由“制造”向“智造”转型,成为未来3年经开区必须答好的新课题。康龙化成利用人工智能辅助新药筛选,中生研究院通过生物信息学手段服务医疗研发,长木谷医疗采用人工智能辅助完善骨科植入手术方案……越来越多生物医药健康企业已经迈出智能化转型的关键一步,“三年行动计划”的出台将提供更多助力,提高智慧智能水平,推动行业创新发展。

  依托经开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优势,与医药研发、医疗装备开发、数字医疗服务、“健康亦庄”建设等全方位结合,推动多学科技术交叉融合发展。其中,推动医疗装备智能化发展,支持企业将医疗装备与AI、VR、传感器、机器人等硬科技相结合,应用于智能诊疗、虚拟手术、智能植介入医疗装备、精准医疗领域,推动医疗装备智能化、精准化、网络化发展;加快“健康亦庄”建设,以研究型医院、研究型病房建设为基础,依托“两区”政策优势,探索建设集智能生产、智慧体验、智享医疗和大数据于一体的创新综合体。

  政策加持

  形成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全链条

  与此同时,“三年行动计划”以问题为导向,聚焦解决行业共性问题和企业发展痛点,以部市区资源协同服务企业成长,依托产学研用打通成果转化链条,全方位促进企业发展。

  赛纳生物自落户经开区以来,实现了从实验室研发向产业化落地的进阶,自主研发的S100基因测序仪实现了国产替代,其联合创始人、CEO陈子天提及,“希望在医疗器械注册过程中获得更多指导,为产品上市提速”。而这也是摆在大多数中小企业面前的问题。

  在“三年行动计划”中,便提出构建专项政策支持体系,制定实施从普适性到个性化,从产品研发到上市流通全生命周期的政策体系;优化监管体制机制,支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直属六大中心在经开区发展,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加强审评审批事前事中培训指导,探索审评重点前移,加快产品上市进程。

  同时,支持第三方专业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发展生物技术外包服务和生物医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机构(CRO/CDMO/CMO),支持临床CRO平台,加快打造新药筛选、新药安评等临床前公共服务平台,大力培养技术转让服务、知识产权、咨询服务、线上营销、学术推广等平台机构,形成生物医药成果转化全链条;支持产品创新及推广应用,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探索以“先使用后付费”方式将专利许可给中小微企业实施,鼓励担保机构为以“先使用后付费”方式承接科技成果转化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服务。

  “经开区将以‘三年行动计划’为新的起点,加快布局前沿技术赛道,进一步完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生态,从空间、人才、资本、技术、国际化等全方位支持产业发展,力争将经开区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新药智造’产业高地,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