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亦庄 > 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区 > 亦庄社区

科普大课堂公益培训传授急救健康知识

1.jpg

  培训老师向到场人员传授急救知识。刘娜/摄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 刘娜)1月20日是“120国家急救日”,为增强公众自救互救能力,完善医疗急救体系建设,提高急救文化发展水平,促进“社会大急救”事业更好更快发展,当天,北京急救中心主办的2024年“120‘国家急救日’倡议活动暨急救科普大课堂公益培训”活动在经开区急救中心站举行。活动采取“公益讲座+示范教学+实操考核”等方式,深入开展急救知识和技能科普培训,为社会公众教授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

  开幕式上,大家一起观看国家急救日主题宣传片,并由北京急救中心有关负责人宣读《120—国家急救日倡议书》,倡议公众加入到“国家急救日”公益活动当中,使急救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有效发挥第一目击者抢救生命的作用,提高抢救成功率,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结合来自不同岗位的多位公益大使讲急救讲座,大力宣传急救知识,推动全社会关注急救,提高公众急救能力,发展院前急救事业,构建社会大急救体系。

  活动中,北京急救中心分别与香港医疗健康学会、腾讯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为港澳急救讲师颁发证书。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捐赠环节,北京经开区两街道,亦庄镇、瀛海镇以及多所学校受赠AED设备。

  当天的急救科普大讲堂公益培训现场学习气氛热烈。北京急救中心培训中心主任医师陈志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到场人员传授有关呼吸心跳骤停、急性心肌梗死等现场救护等急救知识,并运用活动区摆放的模拟心肺复苏模型,针对心肺复苏、人工呼吸、AED使用等急救技能的按压手法和标准化实践操作步骤进行演示,同时一对一现场悉心指导和纠正,让大家基本掌握心肺复苏急救技能的正确操作,引导大家在关键时刻“出手急救,你也可以”。不仅如此,此次培训还设置了考核环节。通过现场教学、线上答题以及线下实践考核合格的社区工作者,将被授予“北京市社会医疗急救标准化”证书。

  “此次培训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了急救方面的人工和设备的标准化操作。我会将今天所学熟记于心,在必要时刻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及时的救助,为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现场,一名社区工作者说道。

  据了解,经开区高度重视急救工作,近年来,把发展急救事业作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抓手。2023年9月26日,经开区急救中心站正式揭牌,成为北京急救中心与经开区社会事业局共同规划、共建共享,面向经开区及周边地区群众日常院前医疗急救搭建的高效运行救治生命绿色通道,同时肩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重大活动医疗急救保障、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民众的急救知识普及培训等任务。

  此外,经开区持续在辖区内增设AED设备。截至目前,经开区商圈、景区、交通枢纽、工业园区、社区等重点公共场所已配备AED设备90台,达到30台/10万人的配置水平,超额完成全市配置任务。“在公共场所安装AED,可提升区内心源性心脏病猝死的救治率和社会急救水平,推进卫生健康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对于提高院前急救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经开区社会事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作为一项民生实事,根据“公共场所范围内,施救点到AED配置点应满足4分钟可取回的标准,最远距离不超过500米”相关要求,经开区将持续增加配置,加大社会化急救宣传推广力度,不断推出急救培训项目。

  当天培训共有经开区的百余名社区工作者参加,据悉,接下来,北京市急救中心培训团队也将陆续为经开区两街八镇的社区工作人员开展培训以及考核,进一步助力提升经开区公众的自救互救能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