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亦庄 > 宜居宜业的绿色城区 > 名家谈亦庄

邢亚:架起援疆结对帮扶的“连心桥”

1.jpg

  人物名片北京经开区援疆干部

  “由于出身军人家庭,在我心里,国家的需要是第一位的。担起援疆工作后,我总觉得要为这里留下点什么,才对得起肩上的责任。”北京经开区援疆干部邢亚说。

  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四师正式组建225团,填补了南疆兵团战略空白;2019年,北京经开区与225团签署“携手奔小康”结对帮扶协议,逐步展开对口支援各项工作。而邢亚是北京市第11批援疆干部中的一员,当“接力棒”传到他手中,以推动产业发展为牵引,邢亚搭建起两地之间的结对帮扶“连心桥”,助力援疆工作从“输血”变成“造血”。

  越艰难越要担起责任

  南疆之南,就是邢亚所在的新疆225团,气候条件艰苦,产业发展基础薄弱。

  “来之前,我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到了之后才发现,实际比想象中还要艰难。”邢亚说,这更加激发起他的责任感。

  刚到目的地那天,邢亚便切身感受了一场沙漠边缘地区的飞沙走石,推开住所的门,前一天刚打扫干净的窗台上又积起一层铜钱般厚的土。更难的是,当地虽然通过脱贫攻坚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但由于过去一直以农业为主,依赖向沙漠要田地、向沙漠要粮食产能的传统路径,因此新疆225团的产业发展水平有限,当地人对产业的认识就像一张白纸。

  引智比引资更重要。担任起225团党委副书记、副团长后,邢亚下定决心,要组织援疆工作队,带动新疆225团系统了解三产融合,改变原有思维和路径依赖,进而因势利导,解决农业产业附加值低的问题,延伸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打造特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建图谱精准招商引资

  如何打造特色产业?邢亚决定先从梳理产业图谱切入,再进行精准招商引资。

  “摸清资源禀赋的家底,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招商方案,确定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邢亚说。花了三个月时间,白天,他深入田间地头和基层连队,实地走访问需;晚上,他要么总结当天经历,要么去和维吾尔族群众面对面交流,最终编制了《产业招商手册》和《职工招录手册》。在此期间,邢亚还对接了阿里、京东、尚亦城等平台,拓宽新疆225团优质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并引导当地年轻人接触直播带货,希望实现销售渠道拓展和就业岗位增加的双赢。

  在邢亚的奔走招引下,新疆225团如今已经初步完成一产、二产的融合,建立起一条“饲草+养殖+特色林果”循环经济产业链。简单来说,就是依托当地的青储玉米种植,规模化饲养澳洲湖羊,再把它们的粪便进行资源化利用,生产有机肥。目前,新疆225团已经招引府道实业10万吨有机肥厂项目落地,仅在2个月内便实现销售收入2600万元。邢亚感慨道:“从零散手工业到大型加工厂,这也实现了当地工业领域零的突破。”

  建家园文化长远赋能

  不仅有产业支撑,更有文化赋能。在当地群众眼里,邢亚逐渐成为北京经开区与新疆225团之间的连接纽带。

  激发差异化竞争优势,邢亚推动新疆225团注册了区域公共品牌,以文化IP让优质产品卖出更优质的价格。依托尚亦城集团和新招引的中新建新疆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新疆225团第四季度内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元,建立了优质农产品在北京地区和供销社系统内的销售渠道,实现了一产和三产的融合发展。

  “文化软实力是需要内生动力驱动的。”邢亚说。在过去的近10个月里,他带头一手抓产业提升人们的经济水平,一手抓教育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在邢亚的推动下,亦城合作发展基金会与新疆225团达成公益合作,后续将资助当地建设科教融合智慧教室、数字可视化教室,捐赠百万元图书,培训乡村优秀教师。

  为期3年的挂职历程正徐徐打开新局面,在邢亚的带动下,截至目前,新疆225团已邀请17家央企、9家区内企业、22家社会投资机构到当地考察,储备项目33个,并发挥援疆资金的“种子”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资,2023年招商引资实际落地规模达1.03亿元,完成市目标任务的2.1倍,其中社会资本投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了56%。

  “来到这里之后,我更加意识到经开区早期创业者的艰辛和伟大,也在和当地人的朝夕相处中加深了对225团的感情,希望全团上下一条心、共同创造未来的美好家园。”邢亚说。接下来,他将进一步引智育才,办好惠民实事,并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助力新疆225团实现高质量发展。融媒体中心 孙艳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