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亦庄 > 技术创新示范区 > 产业联盟

三部门部署提升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到2027年,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显著提高,产品高端化取得明显进展。

  夯实“中国制造”质量基础

  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位列全球第一,在全球制造业占比近30%。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造业也到了从“量的积累”转向“质的提升”的关键时期。如果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不高、高端产品供给不足,则会制约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所以,实施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提升企业质量管理能力和产品质量水平,既是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的迫切要求,也是制造业转型升级、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实需要。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推动产业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是新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追求卓越质量是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必由之路。其中,卓越质量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更加全面、质量发展动力更加强劲、质量数字转型更加成熟、质量绩效表现更加优异。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具体怎么做?专家认为,加快补齐短板弱项、培育竞争新优势、夯实“中国制造”的质量基础是关键。

  第一,要推动制造业企业在创新方面持续发力。

  创新是制造业的核心。《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质量技术创新应用”,并要求将质量提升与管理、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一体化推进,鼓励企业加强技术体系化布局,开展质量设计技术等攻关和应用,形成支撑质量创新的知识资源。

  第二,要加快推动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实施意见》提出“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事实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大势所趋,是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加快转型升级步伐,突破转型升级过程中的短板与瓶颈,需要多角度持续发力,以提振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

  为制造业质量提升提供科学指引

  《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我国制造业质的有效提升取得积极进展,企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质量管理能力持续提高,质量管理数字化水平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有效提高,质量绩效稳步增长,中高端产品的比例快速增大。新增贯彻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企业5万家,新增质量管理能力达到检验级企业5000家、保证级企业500家、预防级企业50家,卓越级企业开始涌现。到2027年,新增贯彻实施先进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企业10万家,新增质量管理能力达到检验级企业10000家、保证级企业1000家、预防级企业100家、卓越级企业10家,质量提升对制造业整体效益的贡献更加突出,推动制造业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专家认为,“检验级、保证级、预防级、卓越级”分级梯度评价体系,一方面有利于引导企业将评价结果用于质量诊断和改进,提高质量辨别能力,推动新时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科学的评价标准可以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供应商、用户等认可卓越质量这一理念,共促产业链质量水平整体提升。对政府而言,评价结果也是对制造业质量发展情况的有效量化,可以为精准施策施力、优化资源配置提供依据,切实为“中国制造”筑牢质量基础。

  另外,《实施意见》明确了增强企业质量意识、提升企业质量发展能力、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开展质量管理能力评价等四项重点任务。

  《实施意见》还明确,将强化资源统筹协调。发挥政府出资产业投资基金作用,坚持高质量导向,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优质企业的投入。支持地方对企业按质量管理能力分级评价结果给予奖励。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作用,强化金融服务供给,加大对企业质量创新的金融扶持力度。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动制造业加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时不我待。

  本报综合报道


相关新闻